當前視點!他像自我燃燒的火種,照亮烈士“回家的路”

                • 中國軍網-中國國防報
                • 2023-01-09 12:21:49

                照亮烈士“回家的路”

                ■李角和 楊仁幫 中國國防報記者 郭冬明


                (相關資料圖)

                程雪清在樂平市檔案館查找烈士資料。柴有江攝

                千秋英雄氣,浩然天地間。

                前不久,家住江西省樂平市臨港鄉九墩村的王松根,在好心人程雪清的幫助下,終于找到叔父、志愿軍烈士王明的埋骨之地,圓了一家人多年的心愿。通過程雪清提供的線索,王松根還原了叔父生前戰斗足跡——

                1953年,任志愿軍54軍405團警衛員,隨部隊參加抗美援朝戰爭,在金城戰役中不幸犧牲,埋骨他鄉。

                今年47歲的程雪清,也是樂平市人。近年來,他先后為14個省(自治區)184位烈士找到了“回家的路”。

                “只要有一線希望,無論困難有多大,都不能放棄”

                程雪清在田英烈士故居學習英雄事跡。朱定文攝

                葉訓美烈士的家人珍藏的革命軍人家屬證明書。程雪清提供

                2009年,程雪清投資失敗后,以手機貼膜為生。閑暇之余,他積極參與助殘和救援公益活動,為平凡的生活注入了一抹不平凡的色彩。

                一次,程雪清在整理家中舊物時意外發現一張新四軍復員證復印件。從模糊的字跡中,他辨認出這是外公徐文根的復員證。

                “對外公的印象幾乎空白,只知道他是一位老實巴交的莊稼漢。”程雪清告訴記者,他出生時,外公已經去世,父母對外公軍旅經歷知之甚少。

                外公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人?為何要深藏這段參軍經歷?帶著一連串疑問,程雪清踏上了尋訪之路。

                起初,程雪清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前往樂平市及周邊縣市檔案館查閱資料,均無功而返。他把外公的復員證復印件發到網上,仍石沉大海。

                正當程雪清覺得“山窮水盡”時,同為新四軍后人的樂平市委黨校教師徐偉帶來一則好消息,讓他頓感“柳暗花明”。

                原來,徐偉看到程雪清發布的信息后,把相關照片轉發給景德鎮市新四軍研究會秘書長張紅生。格外熱心的張紅生,利用尋親微信群發動志愿者幫助尋找,并聯系到開國將軍劉毓標的兒子劉華蘇協助查找。

                經劉華蘇查閱相關資料證實,程雪清的外公徐文根于1944年參加新四軍,編入新四軍華中軍區,隨部隊轉戰多個戰場。抗日戰爭勝利后,由于身體原因,他經組織批準復員回到江西樂平老家。

                程雪清會同軍地人員核對烈士信息。楊逸之攝

                葉訓美烈士獲得的立功獎狀。程雪清提供

                “每一個犧牲都是不朽,每一個英名都值得永遠銘記。”程雪清在尋親過程中,發現還有不少烈士埋骨他鄉,因留存的信息殘缺不全,甚至有的烈士連名字都沒有留下。從那時起,他決心為這些烈士找到“回家的路”。

                一天,一位叫彭大華的老人,突然敲開程雪清家門,請他幫忙尋找自己的外公。

                彭大華的外公叫黃萬生(后化名田英),曾擔任贛東北蘇維埃政府和中華蘇維埃政府執行委員,跟隨方志敏北上抗日后,音訊全無。

                新中國成立后,彭大華父輩得知外公犧牲在戰場,對于在哪里犧牲、安葬在哪里等細節,無從知曉。父輩們幾經周折、多方尋找,均未能如愿,帶著遺憾離世。“如今,我也老了,我想在余生了了父輩的心愿……”彭大華拉著程雪清的手,含著眼淚說。

                接下來幾天,程雪清多次前往當地退役軍人事務局和檔案館查找線索,但僅查到了彭大華外公的入伍記錄。

                一個偶然機會,程雪清在舊書網看到一本名為《武山雄鷹》的烈士史料。當他翻到第3頁時,赫然映入眼簾的是“田英,又名黃萬生,安葬在江西省都昌縣大港鎮烈士陵園”。他立即與兩地退役軍人事務部門聯系,后經反復確認,田英就是黃萬生烈士。

                這是程雪清為烈士尋親取得的第一次成功,也正是這次成功給了他極大的信心。此后,他常常對自己說:“只要有一線希望,無論困難有多大,都不能放棄。”

                “我們兩代人找了您50多年,今天終于如愿了”

                “我思考最多的是,如何搜集更多烈士和烈士后人的信息,幫助他們圓夢。”程雪清告訴記者,他利用工作之便,先后建立并加入了100余個微信群,添加包括退役軍人事務局和烈士陵園工作人員及社會志愿者等9000多個好友。與此同時,他還加入樂平市新四軍研究會,牽頭負責為烈士尋親工作。

                經過實踐探索,程雪清總結出一條運用互聯網尋親的“三步法”。第一步,通過微信群收集烈士英名墻、墓碑等圖片信息,前往中華英烈網、烈士紀念網比對核實,確認烈士身份;第二步,根據比對核實情況,協調全國各地志愿者前往烈士籍貫所在地進一步核實,并尋找烈士后人;第三步,依據烈士后人提供的信息,與烈士生前所在部隊、入伍地檔案館和民政部門等再次核實、反復確認。

                隨著尋親路不斷拓展,好消息也越來越多:陜西城固的袁志清烈士、河北邢臺的王杰烈士、山東梁山的宋崇貴烈士、四川青神的鄭開榮烈士、湖南株洲的顏家龍烈士等,先后“回到”闊別多年的家。

                “因方言、筆誤、地名以及行政區域變更,導致一些基本信息有偏差,加之不少烈士沒有后人,讓很多烈士‘回家的路’,走得異常艱辛。”說起烈士尋親的難處,程雪清面色凝重。

                2021年5月26日,福建的烈士后人朱壽媚輾轉聯系程雪清,希望幫助確認他叔叔朱家福烈士的身份信息。據朱壽媚介紹,朱家福曾服役于志愿軍20軍59師175團,1950年11月在抗美援朝戰場壯烈犧牲。朱家福的事跡在家鄉家喻戶曉,但因缺乏證明材料,當地革命烈士英名錄中并沒有朱家福烈士的名字。

                了解情況后,程雪清通過尋親微信群,找到《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七五團革命烈士登記表》。經核實,表中“朱介福”和“朱家福”信息基本一致。原來“介”和“家”兩個字在當地方言中,讀音差不多,導致記錄發生了偏差。據此,當地有關部門很快將朱家福烈士納入新修訂的烈士英名錄。朱壽媚在寫給程雪清感謝信的信封上,飽含深情地寫下“恩人”兩字。

                還有一次,程雪清從福建省泉州市退役軍人事務局發來的求助信息中得知,在全國獨一無二的廿七君廟供奉的27位烈士之一饒文全,在相關部門移交的資料上,填寫的是“江西省何登鄉喬頭村人”。

                當時,程雪清查遍了江西所有地名,也沒找到“何登鄉喬頭村”。緊接著,他查找與之同音或諧音的地名,最終在江西省會昌縣找到讀音近似的地名“河墩鄉橋塘村委會”。

                程雪清第一時間與會昌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取得聯系,經多方核實,“何登鄉”就是現在的“河墩鄉”。后來,在當地退役軍人事務部門的幫助下,他找到饒文全烈士過繼的后人饒龍福。

                “爺爺,我們兩代人找了您50多年,今天終于如愿了。”尋親成功后,51歲的饒龍福帶著家人第一時間前往廿七君廟祭拜爺爺饒文全。

                “每一次尋親都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禮,參與其中,我才是被照亮的那個人”

                手機貼膜生意,是程雪清一家四口的生活來源。

                為烈士尋親難免會影響生意,程雪清的妻子忍不住埋怨:“一天到晚不著家,你到底圖啥?”

                對此,程雪清耐心解釋:“我既然走上這條路,就應該堅持走下去,哪有半途而廢之理?如果我放棄了,不但對不住為國捐軀的烈士,更對不住烈士的后人。”

                慢慢地,程雪清的堅持,得到妻子的理解和支持,他的3個侄子和即將大學畢業的兒子也加入了他的“尋親團”。

                程雪清的善舉,引來社會各界廣泛支持。一些公益團體和愛心組織主動提供尋親經費,被他一一謝絕。

                “我為烈士尋親不圖名、不圖利,就是希望烈士的事跡代代相傳,讓世人永遠不要忘記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程雪清說。如今,他每天仍堅持上午9點出攤、晚上9點收攤,稍有空閑就打開微信尋親群,分享信息、梳理線索。

                一次,程雪清通過手機視頻,連線當地電視臺一檔節目,借助媒體力量為東山保衛戰中8名湖南籍烈士發布尋親信息。不到一周時間,先后有4名烈士親屬通過節目組成功找到埋骨他鄉的親人。

                受此啟發,程雪清接下來聯系“讓愛回家”公益尋親網和全國各地黨政機關、退役軍人事務局官網、官方微信公眾號等,發布為烈士尋親信息,吸引越來越多的志愿者加入其中。

                在程雪清的影響帶動下,退役軍人蔣善金、大學生盛英子、政府工作人員張燕新、交通警察潘迪淵,還有肖偉彬、羅富珍等志愿者,紛紛加入了他的“尋親團”,接力尋親。

                與此同時,程雪清也通過各種公益組織,為更多烈士尋親。前不久,他以志愿者身份加入樂平市救援隊,把相關烈士信息發布在救援微信群,得到樂心公益事業隊員的積極響應。

                一天,贛南救援隊隊長楊舒文收到18位贛州籍烈士信息,便立即組織人員幫助尋找,大家歷時兩個多月,成功為這些烈士找到親人。

                如今,程雪清與全國愛心家園尋親聯盟、陜西曙光救援隊、江西寶貝回家組織、峨眉飛豹救援隊等尋親組織密切合作,努力為更多的烈士尋找“回家的路”。

                有人稱程雪清就像自我燃燒的火種,不僅照亮烈士“回家的路”,還讓更多的志愿者集聚到一起,投入這項公益事業。對此,程雪清深情地說:“每一次尋親都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禮,參與其中,我才是被照亮的那個人。”

                程雪清前往樂平檔案館查閱相關資料。程雪清提供

                樂平市登高山革命烈士紀念碑。許光平攝

                關鍵詞: 回家的路 全國各地

                分享到:
                ?
                • 至少輸入5個字符
                • 表情

                熱門資訊

                youjizz亚洲|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久久精品大| 国产亚洲美女精品久久久2020|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 亚洲va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成a人不卡在线观看| 亚洲色图国产精品| 亚洲一级二级三级不卡|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蜜月| 久久久久久a亚洲欧洲aⅴ| 亚洲国产成人一区二区精品区| 亚洲乱码国产一区三区| 精品亚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不卡|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AAA片|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香蕉|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青草影视| 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 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无码| 亚洲日韩乱码中文无码蜜桃| 亚洲精品成人图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av无码电影网| 亚洲色www永久网站| 色偷偷亚洲男人天堂|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WWW| 亚洲午夜精品第一区二区8050| 亚洲伊人久久综合中文成人网| 国产亚洲精品不卡在线| 国产亚洲人成A在线V网站| 亚洲香蕉成人AV网站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国产欧洲精品一|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沈樵| 91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下载| 色偷偷亚洲女人天堂观看欧| 亚洲熟妇久久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一区| 亚洲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