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訪談丨鄭九林一家的“羊”關道 環球微資訊
- 央視新聞客戶端
- 2022-11-19 15:39:23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產業振興是基礎。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環縣地處甘肅隴東黃土高原,以前因為產業底子薄,交通不便,百姓生活一直都很艱辛。前幾年,環縣將發展羊產業作為脫貧產業來主導推進。2019年底,在各方力量的幫扶下,環縣人民依靠羊產業實現了整體脫貧。2016年到2020年,《焦點訪談》欄目的記者先后多次來到環縣采訪,并持續關注了當年的特困戶鄭九林一家的脫貧經歷。如今,又是兩年過去了,他家脫貧后的情況怎樣了呢?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2022年9月中旬,記者再次見到老鄭時,他正在自家的羊棚里忙活著。和2020年相比,他家最大的變化就是多了一棚活蹦亂跳的湖羊。
2016年,記者第一次來到老鄭家的時候,他是村里的特困戶,一家四口住的是破窯洞,妻子智力殘疾,女兒雙目失明,兒子還在縣城上高中。一年到頭種幾畝薄地,偶爾吹吹嗩吶也賺不來幾個錢,那兩年,老鄭也養羊,但養羊的數量和規模都很小。
為了打贏脫貧攻堅戰,環縣把羊產業作為主導產業來抓,在羊只、棚舍、飼草、技術等全方面進行補貼支持,鼓勵貧困戶養羊。這兩年老鄭又在政府的幫助引導下,蓋了棚圈發展養羊產業。
甘肅環縣畜牧獸醫局黨組書記 曹志朋:比如說調引的羊只,10只湖羊基礎母羊,給你免費投放1只種公羊,這10只基礎母羊,1只補貼800塊錢左右。蓋草棚、羊棚、發展專業戶都給補助一部分錢。
這個補助政策是脫貧攻堅時縣上制定的政策。但脫貧不脫政策,為了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防止像老鄭這樣的貧困戶脫貧以后再返貧,這個政策一直沿用至今。
這兩年,隨著脫貧攻堅戰的深入,老鄭家的羊圈一年修得比一年好,養的羊也一年比一年多。
2017年他只養了3只羊,2018年養了7只羊和3頭驢,2020年養了21只羊。而去年養得最多的時候,他養了120只羊,去年的羊價不錯,除去購買飼草的成本,老鄭養羊的凈收入超過6萬元。
六年前,老鄭家一年的純收入才幾千塊錢,跟過去相比,如今的收入翻了近十倍,這讓他更加堅定了養殖的信心。上次來老鄭家,他兒子還在家幫忙,這次因在外地工作,沒有見到老鄭的兒子。
今年,隨著飼養規模的不斷擴大,家里的活計全靠老鄭一人,他感覺有些忙不過來了。老鄭的腿前年摔傷過,雖然現在已無大礙,但腿上的鋼板還是要盡快去掉。加之妻子、女兒身有殘疾,兒子又幫不上什么忙,尤其在春秋母羊集中產羔期,一天24小時離不開人,還得照顧20多畝耕地,老鄭一個人有些顧不過來。
老鄭這種情況在當地并不少見,如何幫助他們緩解人手不足、擴大其養殖規模呢?環縣在原有補助政策的基礎上,及時作出了一系列相應的補充政策,來進一步鞏固脫貧攻堅的成果。
甘肅環縣畜牧獸醫局黨組書記 曹志朋:物化補助就是看你在養殖實際中缺啥補啥,比如缺飼草的機械,你可以購置,我們給你補。
這樣的補貼政策就是為了提高養殖戶的生產效率,以彌補人手不足的問題。
六年前,老鄭處理草料還用的是鍘草的方式。
今年,為了保證自己去做手術期間羊的飼草供應,老鄭新添置了兩臺制草機器,他在草棚里給羊備足了三個月的草量。
縣里對養殖戶購買飼草機械的補貼政策是,自籌30%,補貼70%,按照這個比例,老鄭這兩臺制草機械的補貼資金在8000元左右。
老鄭家所在的八珠鄉今年雨水充沛,飼草長勢良好,心里不慌。但環縣地處毛烏素沙漠邊緣,干旱的年景居多,像去年,就遭遇了有氣象記錄以來的60年不遇的干旱,全縣飼草供應不足。
毛井鎮是環縣飼草種植面積和飼養規模最大的鎮。但一遇到大旱,全鎮的飼草就滿足不了羊只的需要。因為這里地廣人稀,山區梁峁間都是零星分散的小地塊,坡陡鎖不住水分,產出低。隨著這兩年羊只飼養量的快速增多,目前全鎮飼養量已接近30萬只,以前傳統的小面積人工種草收草,嚴重制約著羊產業的發展。為了解決這個難題,從去年開始,鎮上就下大力氣進行土地平整。
今年初,丁連掌村村民黃鎮將自家的40多畝山地都進行了梯田改造。到了秋收,種植的飼草玉米長勢喜人。
環縣根據各區域的氣候特點,分區域進行了飼草種植調整,形成了縣南紫花苜蓿、縣北大燕麥、全縣種玉米的種植布局。據縣畜牧局提供的數據,今年全縣投放1.4萬臺(套)牧草種收機械,組建了65個專業服務隊,實現全程機械化作業,有效解決了勞動力的問題。同時全縣種植牧草86.5萬畝,可收儲各類飼草120萬噸以上,完全可以滿足全縣現有羊只的飼草供應。
飼草的問題解決了,但還有一個養殖戶最關心的問題,那就是羊價。
今年初,羊價遭遇斷崖式下跌,連續5個月,國內活羊交易行情低迷,價格波動較大。加上去年干旱,冬季飼草儲備不足,老鄭和所有的養殖戶一樣,承受著巨大的壓力,每天面對著90多只羔羊,焦急等待著市場回暖。
羊價下跌,銷量下降,成本上漲,這不僅考驗著養殖戶的承受能力,更考驗著政府應對市場風險的能力。
今年4月1日,環縣針對市場低迷、防止羊賤傷農,聯合龍頭企業、合作社、屠宰場,及時制定縣內羊只合同保護價,并拿出一部分專項資金對差價進行補貼,有效撬動了羊產業鏈各環節的健全完善,也保證了全縣羊產業健康發展。
縣上成立124家千只湖羊標準化養殖示范合作社,在曲子鎮西溝村湖羊養殖合作社,從早上開始,養殖戶就排起了長隊,等待著向合作社交羊。自保護價回購政策實施以來,這個合作社已經收購羊只6640只,耗資800萬元。
除了用保護價來保證養殖戶的效益,還得拓寬銷售渠道。近兩年,這里也發展起來了電商。
憑借著環縣羊羔肉這一招牌,90后小伙劉國寧僅去年一年靠電商直播的銷售額就突破了4000萬元。今年上半年雖然遭遇疫情和國內羊價低迷,但他在線上的銷售卻絲毫沒受影響,已經突破去年的銷量。眼下,隨著秋季轉涼,羊肉消費的旺季到來,他的直播非常火爆,每天都有上千個訂單發出。
好羊產好肉,好肉不愁銷。今年上半年,僅電商銷售的交易額就達到了6.35億元。
甘肅環縣縣委書記 何英禪: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靠什么來鞏固?就靠產業發展來鞏固。全縣提出了“眾口一詞念羊經,一心一意興羊業”,最終實現“千家萬戶發羊財”。經過這幾年的發展,截至去年年底,我們的羊存欄量突破了315萬只,也就是人均10只羊,老百姓來自羊產業的收入占到了當年農民人均純收入的半壁江山。
從最初的傳統放牧到如今的漫山遍野種草、家家戶戶養羊,環縣舉全縣之力,一心一意念羊經,興羊業,讓農戶們發了羊財。從培育優良品種,擴繁飼草種植,到聯結企業、合作社與農戶三方利益共同體,發展全產業鏈,營造品牌價值,環縣的羊產業越來越發達,體系越來越完備,在有效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基礎上,為鄉村的全面振興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制片人丨劉雪松 李作詩
編輯丨皮望星
策劃丨崔辛雨
責編丨劉小萍 時瑤
剪輯丨趙云龍 張文慶
- 焦點訪談丨鄭九林一家的“羊”關道 環球微2022-11-19
- 山東濟南:“光盤行動”在校園-每日簡訊2022-11-19
- 新華全媒+|文明餐飲 厲行節約——江蘇餐2022-11-19
- 環球觀熱點:看!萬物和諧共生的故事在這里2022-11-19
- 長慶油田頁巖油實現規模效益開發:視訊2022-11-19
- 焦點簡訊:廣州天河區體育公園地塊應急項目2022-11-19
- 羊城疫情“保障戰”跑出廣州應急速度2022-11-19
- 孝慈驛站在穗啟動助老公益活動  2022-11-19
- 快訊:24小時晝夜鏖戰 廣州南沙健康驛站建2022-11-19
- 深圳福田政務數據賦能金融科技取得新突破|2022-11-19
- 緊急尋人!_微資訊2022-11-19
- 世界杯開幕在即 組委會:卡塔爾已準備就緒2022-11-19
- 全球關注:我國未成年人保護發展首部藍皮書2022-11-19
- 我國首臺大坡度螺旋隧道掘進機“北山1號”2022-11-19
- 前三季度福建境內上市公司研發投入逾291億2022-11-19
- 天天短訊!福建預制菜成消費“新寵”2022-11-19
- 省教育考試院:請這些同學盡快返回福建省內2022-11-19
- 福建出臺方案加強非遺保護 推動畬族文化生2022-11-19
- 前十月福建企業貸款利率創歷史最低水平2022-11-19
- 南陽:女子跳河輕生 釣魚人與消防員緊急救2022-11-19
- 云南紅河州紅河縣發生5.0級地震,震源深度82022-11-19
- 快資訊丨北京11月18日新增本土“79+436”2022-11-19
- 重慶11月18日新增本土“145+4599”2022-11-19
- 愛國華僑為“胖爸爸”捐款10萬 希望幫一家2022-11-19
- 世界杯開幕在即 “中國造”閃耀卡塔爾2022-11-19
- 【環球時快訊】鐵路旅客運輸新規程,帶來哪2022-11-19
- 環球速讀:降低居民購房成本 支持剛性和改2022-11-19
- 11月18日0時至24時青島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2022-11-19
- 請注意防范!鄭州市發布大霧黃色預警信號2022-11-19
- 市北區在外省入青人員中發現1例無癥狀感染2022-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