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驗田里栽種一體化“樣本”(經濟聚焦)
- 人民網-人民日報
- 2022-11-18 08:40:59
核心閱讀
分屬滬蘇浙三地的青浦、吳江、嘉善,在2019年11月1日共同掛牌成立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
3年來,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在要素流動、信用管理、生態保護等10個領域推出了112項制度創新成果,給市場主體和人民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同時也為長三角更大區域的一體化發展和全國區域協調發展栽種“樣本”。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午后,站在上海青浦金澤鎮的最西端,放眼望去,藍天白云下,稻田金黃、水清岸綠,路邊繁花盛開,一片生機勃勃。西北側最大的一片水域,名叫雪落漾。它的西面,是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汾湖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南面不遠處,是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西塘鎮。
分屬滬蘇浙三地的青浦、吳江、嘉善,在2019年11月1日共同掛牌成立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成為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的“試驗田”。3年來,這里推出112項制度創新成果,推進108個重點項目建設,成果豐碩。
在制度創新和項目建設的“雙輪驅動”中,示范區里,包括跨域生態環境治理、設施互聯互通、跨域要素流動等一批探索實踐,正為長三角更大區域的一體化發展和全國區域協調發展栽種“樣本”。
項目牽引,實現統一制度管治理
作為滬蘇界湖,雪落漾曾是三不管地帶。兩地養護標準不一、養護力量分散,60多畝水面違法建筑、1200多米圍網,這汪碧水一度被“切割”成一片片小池塘。
在地圖上看,周邊30多平方公里土地上,交錯的小河、水塘與湖泊等各類水體達70多個,分布在青浦、吳江、嘉善三地,它們的命運也曾與雪落漾相似。
“原來這批河湖水體,很多是不通的,各歸各管。”站在雪落漾岸邊,示范區執委會生態和規劃建設部干部唐詠說,水系不暢,再加上農業用的化肥、農藥等帶來的面源污染,水質受到不小影響。同時,河道口窄、深淺不一,也無法滿足區域防洪排澇的要求。
示范區成立后,2020年,青浦、吳江合力把雪落漾湖面上的違法建筑、圍網清理一空;2021年3月,金澤、汾湖兩地以雪落漾為試點,啟動示范區內省際交界河湖一體共治項目,采用一體化養護標準、一體化招標模式,解決責任難厘清、河道養護標準不一等問題。
2020年,《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提出,在兩省一市交界處約35平方公里范圍,由三地合力打造一處水鄉客廳。2021年起,雪落漾周邊成為一個更大的“試驗場”。
今年4月,一份有關水鄉客廳藍環工程的專項規劃在青浦、吳江、嘉善政府網站上同一時間進行公示,規劃里,分屬三地的河湖有了同一張圖紙,70多個水體列入了規劃控制范圍,雪落漾成為藍環工程中的一部分,與周遭水體共同進行水系疏通、岸線改造、水質凈化。
記者在岸邊看到,緊靠雪落漾的藍環工程先導段已經完工,約800米水道與周邊的江南圩田展示園(一期)形成共同的生態。“圩田中央的這5個池塘,田中使用過的圩水引入后,經過一級一級的循環,通過生物手段對水中的氮和磷進行固化,可以達到向外排放零污染的要求。”示范區執委會生態和規劃建設部副部長劉群星說。
藍環工程是水鄉客廳項目的一部分,在整個項目的牽引下,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實現跨省域多部門共同編制相關設計方案、控制性詳細規劃,“一張藍圖管全域”;組建兩省一市同股同權的企業,實現“一個主體管開發”;制訂水鄉客廳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和相關建設導則,實現“一套標準管品質”;成立聯合指揮部,實現“一個平臺管實施”;在規劃管理、土地管理、財稅分享等重點領域,實現“一體化制度管治理”。
持續探索,在多個領域打破行政邊界
“項目建設已經成為一體化制度創新最為生動的案例和實踐場景,而在項目推進中碰到的共性難題也倒逼我們進一步探索,通過制度創新來破題。”上海市發改委主任、示范區執委會主任華源說。
跨省級行政區域的示范區,不同于以往任何一個開發區,需要不破行政隸屬、打破行政邊界,探索區域一體化治理新機制。在要素流動、信用管理、生態保護、規劃管理、財稅分享、土地管理等10個領域,112項制度創新成果給示范區內的市場主體和人民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在上海中山醫院青浦分院,嘉善籍居民楊蔚因喉嚨痛來到呼吸科就診,雖然忘帶嘉善的醫保卡,但還是在工作人員的指引下使用了手機上的“醫保電子憑證”掛號并付款。“31元掛號費直接在我的醫保賬戶上扣掉了,自己沒有花錢”,驚喜之余,她直呼方便。
“示范區內,三地參保人員異地就醫,無需備案即可直接拉卡結算,此政策已經惠及三地246萬參保人員。”上海市醫保局副局長曹俊山介紹,在此基礎上,還陸續實現了示范區內“醫保電子憑證一碼通”、醫保服務事項統一、醫保聯審互查。重點推進的高血壓、糖尿病、惡性腫瘤門診放化療等門診慢特病的直接結算,到10月底,已經惠及11.8萬人次,涉及醫療費用2.6億元。
華源介紹,在要素流動領域,示范區通過推進涉稅事項“跨省通辦”,建設智慧辦稅服務廳,辦理“全程網上辦”業務5.4萬余筆,已為2萬多位納稅人提供個性化服務;兩區一縣已發放長三角科技創新券4580萬元并實現跨省域通用通兌,有力支持企業創新。
“我們落實示范區碳達峰實施方案,共建藍色珠鏈,建成190萬平方米祥符蕩‘水下森林’,水質從原來的Ⅳ類提升到Ⅱ類,能見度從原來的不足0.5米提升到超過2米。”嘉善縣縣長張錫鋒介紹,3年來,該縣縣控以上斷面Ⅲ類水的占比達到了100%,“同時,生物多樣性越來越豐富,全球僅有的9種水棲螢火蟲在嘉善就發現了3種,國家二級保護鳥類從原來的6種增加到11種,全域生態秀美圖景變得更加鮮活。”
強化協同,促進創新要素整合共享
在示范區里,各地干部談發展,談的都是“我們”。
在青浦的規劃中,示范區要探索建立各類產業集群跨區域、跨平臺協同新機制,促進創新要素整合共享,“青浦將攜手吳江、嘉善,緊扣‘創新核’,協同打造萬億級數字經濟帶。”青浦區區長楊小菁說。
“工業互聯網研究院江蘇分院落地在吳江,我們和青浦、嘉善一樣,成為國家‘東數西算’工程樞紐節點,也擁有長三角工業互聯網創新示范基地。”吳江區區長王國榮說。
“我們正在引導一批國家重大工業互聯網平臺(機構)向示范區集聚。”江蘇省工信廳副廳長李鋒說。
3年來,一體化為示范區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示范區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7.4%,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年均增長10.9%。2021年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達2411家,較上年增長31.5%。示范區呈現出熱火朝天的建設場景,高質量發展新動能加速激發。
同時,在國家長三辦推動下,示范區先后已有兩批共38項制度創新經驗面向長三角和全國其他重點地區復制推廣,示范區制度創新“種子”在更大范圍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指數報告顯示,示范區的夜間燈光指數,2021年比2016年增長了39%,我們比以前更繁榮了。”上海市發改委副主任、示范區執委會副主任張忠偉說,3年來,藍圖變成現實,期待中的愿景變成了百姓的體驗,也意味著要繼續凝聚各方合力,把示范區建設得更加美好。
《 人民日報 》( 2022年11月18日 08 版)
- 試驗田里栽種一體化“樣本”(經濟聚焦)2022-11-18
- 優化防控措施 廣東加快方艙醫院和隔離板房2022-11-18
- 每日簡訊:我國將開展3大攻堅行動改善空氣2022-11-18
- 11月17日0時至24時青島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2022-11-18
- 畝均年收六千斤,年純收入2萬元!膠州市鋪2022-11-18
- 【天天報資訊】局長與大V茶座 | 深化教育2022-11-18
- 博恩代表什么意思?名字叫博恩有什么寓意?2022-11-18
- 大葉黃花梨和小葉黃花梨有什么區別?如何鑒2022-11-18
- 天貓雙11總交易額定格在多少億?歷年雙十一2022-11-18
- 起泡酒是怎么制作的?氣泡酒中的氣體是二氧2022-11-18
- 罌粟花種植幾棵不犯法?罌粟花種植多少棵會2022-11-18
- 伊卡璐洗發水質量有問題嗎?伊卡璐洗發水為2022-11-18
- 人文始祖主要指什么人?人文始祖和初祖有什2022-11-18
- 賈魯河屬于哪個水系?賈魯河的主要支流有哪2022-11-18
- 河南林州屬于河南哪個地區?林州縣歸哪個市2022-11-18
- 包茂高速是什么高速公路的簡稱?包茂高速起2022-11-18
- 一戰成名!來自甘肅的縣級隊贏了國安-全球2022-11-18
- 10月份河南全省經濟運行數據發布2022-11-18
- 每日動態!為領雞蛋,80歲老奶奶喊來四代人2022-11-18
- 全球熱點評!烏專家抵達波蘭,波蘭總統:烏2022-11-18
- 今日聚焦!山東昨日新增本土10+1382022-11-18
- 視訊!付國豪已于2021年10月25日離世,父親2022-11-18
- 46歲農民大叔邊打零工邊習武,眾多網友拜他2022-11-18
- 美軍稱阿曼附近一油輪遭伊朗無人機襲擊,伊2022-11-18
- 環球熱議:廣州出現兩例重型及危重型病例均2022-11-18
- 報告:江蘇、山東、廣東數字經濟百強城市數2022-11-18
- 7天內廣州可用方艙醫院床位可達7.1萬張:要聞2022-11-18
- 卡塔爾世界杯開幕式揭秘:場面對標奧運會 2022-11-17
- 糧食豐、能源穩——今年以來我國強化糧食安2022-11-17
- 熱點在線丨漫話中國|武松和胖虎喊你一起保2022-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