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路工業園經濟動能轉換潛力不斷釋放 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
- 科技日報
- 2021-04-29 08:45:16
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大路工業園區內,曜園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產5萬噸橡塑及膠黏劑助劑項目生產線上,一臺機器人正在完成產品精制蠟的最后一道工序,將白色小顆粒狀的精制蠟打包成袋。
煤炭是如何由“黑”變“白”的?據該企業項目負責人李宏偉介紹:“它的生產原料來自垣吉化工的精制蠟,而垣吉化工的生產原料則來自伊泰煤制油項目產出的中間產品,而且相關技術均為企業自主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一條煤炭深加工產業鏈在大路園區內一延再延,尋常煤炭經過層層神奇轉化不僅身價“水漲船高”,而且被徹底“吃干榨盡”。
要把現代能源經濟這篇文章做好。近幾年來,作為內蒙古自治區規模最大的煤化工基地之一,大路工業園區牢記中央的囑托和要求,始終堅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更深層次改革、更高水平開放、更大力度創新,園區經濟動能轉換潛力不斷釋放,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
夯根基 做長產業鏈
記者在園區企業采訪時看到,5輛大貨車從大路園區久泰新材料企業產品包裝儲運界區緩緩駛出,每車滿載33噸白色聚丙烯產品,后續將由天津港出關運往土耳其,這是企業出口國外的首批聚丙烯產品。
久泰新材料公司總經理助理盧振林表示:“今年,國內外大宗產品市場價格節節攀升,我們公司搶抓機遇,緊緊抓住這個難得的機會,積極拓展海外市場。本次合同的簽訂也標志著我們公司聚合產品得到了國外客戶的認可和高度評價。”
2019年,企業在煤制甲醇項目基礎上,建成煤制烯烴項目,產出的聚丙烯、聚乙烯可廣泛應用于薄膜制品、塑料制品等領域。這樣一來,以前外售的甲醇實現了就地轉化,從原煤到烯烴產品,價值是以前的十幾倍。目前,該企業已形成了以煤為基礎,以烯烴、芳烴等為主要發展方向的產業格局,產品近百種。
記者了解到,在16年的發展過程中,大路工業園區始終堅持“煤炭深加工”的戰略定位,重點發展清潔能源和煤化工產品,主要包括煤制油、煤制氣、煤制醇醚、烯烴、芳烴及煤化工下游產品和精細化工產業,積極培育硅基新材料、資源綜合利用循環經濟產業。
目前,園區已初步形成品類齊全的現代煤化工產業集群,規模化生產較為突出,建成投產化工項目總產能(包括副產品)近500萬噸;共引進工業項目83個,其中建成項目46個,在建項目14個,擬建項目23個。
園區負責人表示,“十四五”時期,大路園區將充分發揮要素稟賦和產業體系優勢,在補鏈、擴鏈、強鏈上展開更緊密合作,促進上下游、產供銷、大中小企業協同發展,推動產業向高端化、綠色化方向發展,著力培育壯大新能源、新材料等產業集群,推動經濟由大向強邁進。
促轉型 做優價值鏈
“我們高質量發展的方向應當是立足現有的產業基礎,推進我們的產業、產品向優勢產品的方向去發展,推進附加值不斷提升,價值鏈不斷攀升,特別是發展例如煤基新材料、高分子材料等產業。”大路工業園區黨工委書記韓濤說。
在現有460萬噸現代煤化工產能基礎上,大路工業園區著力推動煤化工“源”字頭產品向合成纖維、合成樹脂及中高端、終端化精細化學品延伸發展,不斷增強現代煤化工集聚發展效應,培育一流高端煤化工產業集群,實現新能源、新材料、新型化工項目多級支撐、多元發展。
位于大路工業園區的內蒙古伊泰煤制油年產16萬噸煤基合成油項目,是該園區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現代煤化工項目。企業順利產出我國煤間接液化工業化的合格成品油,成為我國煤炭間接液化完全自主技術產業化的開創者。
而產出這桶油的關鍵催化技術,就掌握在同在園區的中科合成油內蒙古有限公司手中。費托合成鐵基催化劑,一種“黑色粉末”,在它的作用下,2.85噸原料煤加0.7噸可燃煤就能變成1噸油,而且每噸催化劑價格比進口產品低5萬元,效率提高了3倍多。
當一塊塊“黑金”轉成油、化成水、變成氣,煤炭作為鄂爾多斯最為富集的資源,身價翻了幾十倍乃至上百倍。2019年,大路工業園區被國家發改委評為全國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園區。
在促轉型、做大做強產業鏈的過程中,大路園區一只手全力構建煤炭深加工,大力推進煤炭清潔高效轉化利用,打造煤化工全產業體系,重點發展清潔能源、現代煤化工產業及下游產業鏈延伸項目和精細化工產業項目,積極培育煤電鋁循環經濟產業;另一只手,抓緊高端化學品、精細化工產品、高分子合成材料、工程塑料、特種纖維、光伏產品等高附加值的產品,為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開辟新路徑,同時配套發展節能環保、裝備制造、現代物流、互聯網信息等現代朝陽產業。
如今的大路工業園區,以煤制油、煤制氣、煤制醇醚、煤制烯烴等八大鏈條立梁架柱,構建起門類齊全的全產業鏈現代煤化工產業集群,“含金量”“含新量”“含綠量”持續提升。
- 兩部門發布《意見》:要求各部采取針對性舉2022-01-24
- 鄧長昌:盡快對我省科技特派員制度進行系統2022-01-24
- 黃月珍:推進綜合改革打造臺灣同胞“第二生2022-01-24
- 李家榮:優化創新生態掀起新一輪民營經濟發2022-01-24
- 黃玲:全方位構建幸福養老服務體系在創造高2022-01-24
- 李金算:加快構建政府公共數據服務體系打造2022-01-24
- 住建部在全國推進住房公積金“跨省通辦” 2022-01-24
- 數據顯示:2021年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269萬人2022-01-24
- 云南安寧打破農民職業發展“天花板” 開展2022-01-24
- 2021年遼寧省糧食生產形勢喜人 糧食總產量2022-01-24
- 春節期間遼寧對道路交通安全形勢進行分析研2022-01-24
- 遼寧海城市確保全年簽約億元以上項目超過652022-01-24
- 遼寧盤錦公布12件民生實事 推進高質量發展2022-01-24
- “有夢 有為”周末青年志愿行動在李滄舉行2022-01-24
- 聽·見 | 動畫師變身面塑傳承人,這個802022-01-24
- 26名群眾代表青島占倆!高二學生成省政協旁2022-01-24
- 追蹤丨全民接力,傳來好消息!即墨失聯3天2022-01-23
- 立案查處!青島昌明置業有限公司森林公園項2022-01-23
- 半島驗房丨膠州億陽金都馨城毛坯房墻面銹點2022-01-23
- “樂動市南”!逛街時與藝術不期而遇,“浮2022-01-23
- 人間煙火氣!逛吃、選年貨、置辦新衣服……2022-01-23
- 浮山灣夜靜悄悄2022-01-23
- 民俗大拜年,非遺專家亮絕活!2022年山東省2022-01-23
- 風雨無阻!嶗山區實驗學校小學部的足球隊員2022-01-23
- 市北區探索服務賦能新路徑 營造企業發展好2022-01-23
- 市北區聚焦中醫藥長遠建設,產生“雙驅動”2022-01-23
- 福建省一批民生項目建設取得顯著成效2022-01-23
- 福建省十三屆人大六次會議在福州開幕2022-01-23
- 去年福建全省地區生產總值48810億 今年預2022-01-23
- 福建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情況202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