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困群眾咋養老 河南太康“五養”模式解憂愁
- 人民網
- 2021-03-23 15:53:42
太康縣高賢鄉醫療護理型養老院內,老人們在用才藝講述當代的好生活。人民網霍亞平攝
“在這里吃住可得勁,鄰居都是三里五村,咱還有醫護人員,這日子在以前可不敢想啊。”3月20日上午,春天的陽光暖暖的,坐在河南太康縣高賢鄉醫療護理型養老院里,70多歲的村民徐秀申高興地說。
河南太康縣是豫東地區有名的人口大縣,脫貧攻堅戰打響時,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超過16萬人,其中鰥寡孤獨等農村特困人口就有近萬人,成為最難啃的“硬骨頭”之一。如何破解這一難題,實現“不落下一個貧困家庭,不丟下一個貧困群眾”?
“靠財政一兜了之?既沒有能力,也不現實。”河南太康縣委書記王國璽說,“我們必須立足實際,在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群眾支持的基礎上,蹚出一條新路。”
近年來,河南太康縣推行“集中供養”“居村聯養”“社會托養”“親情贍養”“鄰里助養”五養模式,探索農村特困人員養老新路徑,近萬名像徐秀申一樣的特困老人得到妥善供養,有效地破解了農村特困人員的兜底保障難題。
在楊廟鄉后店居村聯養點,在專設的娛樂區內,一場“挑花籃”表演準時開始。領隊人叫李玉玲,是楊廟鄉后店居村聯養點的護工,帶領大家一起組織娛樂活動。
“原來在家時候就自己一個人,很孤單,自從來了這兒,沒事就一起挑花籃,散步,熱鬧得很。”李翠蘭老人說,如今,太康縣每個養老院(點)都發揮老人積極性,舉辦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有的還組織集體出游,讓每一位老人安享晚年。
楊廟鄉后店居村聯養點是一所廢棄學校改造而成,建有高標準的食堂,餐廳,健身廣場等各種設施。不定時舉辦豐富多彩的文化藝術活動,給老人們帶來精神上的慰藉,目前該聯養點已經入住特困老人46人。
為了解決不愿意離開老家的特困人員的生活問題,太康縣重點在2000人以上或特困人員20人以上的行政村設立居村聯養點。居村聯養,實現了不出村就可“養老”的心愿,成為難舍故土又無親人贍養的特困老人的“幸福院”。
“之所以建村級聯養院,主要是想讓村里的孤寡老人有個安度晚年的地方。”城郊鄉王東月居村聯養點負責人王桂芳說。
“五養模式”探索之初,太康縣摸底發現,農村特困老人集中供養率偏低,敬老院設施老舊,對分散供養老人的服務不到位。太康縣決定通過升級改造配套設施,讓特困老人住進來、留得住、生活舒心。目前,太康縣共改造建設19所鄉鎮敬老院,空調、暖氣、食堂、娛樂室成為標配。
如今,太康縣通過把村內閑置民居、閑置學校等改造為居村聯養點,滿足了特困老人“養老不離家、就近養老”的需求,共有157所居村聯養點,入住農村特困老人4242人。
此外,太康縣還積極推動鄰里助養,通過政府補貼、拓展志愿服務、開發村級公益性崗位等形式,對特困人員開展鄰里照護服務,明確鄰里的責任義務并簽訂助養協議,村里給予幫扶人每月300元至600元的助養補貼。
“‘五養’架子搭起來后,我們還采取了很多積極措施,保障這個機制健康長效。”太康縣扶貧辦主任祝俊偉介紹,接受特困人員的醫養結合養老院,政府按照每人3000元的標準進行獎補;各鄉鎮改建的居村聯養點,每入住一人補貼1萬元左右建設資金;組織各鄉鎮和機關單位開展“接親人回家”活動,營造孝老愛親的濃厚氛圍。
“每周一、三、五放電影,二、四、六自娛自樂,把有自理能力的老人分成4個‘生產隊’,鼓勵他們種植蔬菜、做手工活,讓他們日常生活更加豐富。”太康縣高賢鄉醫療護理型養老院院長陳國廠告訴記者。
截至2020年底,太康縣共改建提升鄉鎮敬老院19所、社會福利院1所、醫養結合的養老服務機構29所、居村聯養點157個,8956名特困人員實現了“五養”模式全覆蓋。
(張毅力、霍亞平)
- 住建部在全國推進住房公積金“跨省通辦” 2022-01-24
- 數據顯示:2021年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269萬人2022-01-24
- 云南安寧打破農民職業發展“天花板” 開展2022-01-24
- 2021年遼寧省糧食生產形勢喜人 糧食總產量2022-01-24
- 春節期間遼寧對道路交通安全形勢進行分析研2022-01-24
- 遼寧海城市確保全年簽約億元以上項目超過652022-01-24
- 遼寧盤錦公布12件民生實事 推進高質量發展2022-01-24
- “有夢 有為”周末青年志愿行動在李滄舉行2022-01-24
- 聽·見 | 動畫師變身面塑傳承人,這個802022-01-24
- 26名群眾代表青島占倆!高二學生成省政協旁2022-01-24
- 追蹤丨全民接力,傳來好消息!即墨失聯3天2022-01-23
- 立案查處!青島昌明置業有限公司森林公園項2022-01-23
- 半島驗房丨膠州億陽金都馨城毛坯房墻面銹點2022-01-23
- “樂動市南”!逛街時與藝術不期而遇,“浮2022-01-23
- 人間煙火氣!逛吃、選年貨、置辦新衣服……2022-01-23
- 浮山灣夜靜悄悄2022-01-23
- 民俗大拜年,非遺專家亮絕活!2022年山東省2022-01-23
- 風雨無阻!嶗山區實驗學校小學部的足球隊員2022-01-23
- 市北區探索服務賦能新路徑 營造企業發展好2022-01-23
- 市北區聚焦中醫藥長遠建設,產生“雙驅動”2022-01-23
- 福建省一批民生項目建設取得顯著成效2022-01-23
- 福建省十三屆人大六次會議在福州開幕2022-01-23
- 去年福建全省地區生產總值48810億 今年預2022-01-23
- 福建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情況2022-01-23
- 吳棉國:完善網約順風車監管機制2022-01-23
- 愛心來接力 別樣過小年!青島市第126例、2022-01-22
- 給酒駕保駕照 讓醉駕免刑責? 女子憑“運2022-01-22
- 廣東海警局查獲特大走私凍品案案值逾2000萬2022-01-22
- 廣州市消費維權服務站已超過1000個2022-01-22
- 預計今年春節期間廣州外賣騎手數量平穩202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