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央企交出亮眼的“期中成績單” 主要經營指標大幅提升
- 中國商報
- 2021-08-12 20:49:24
今年上半年,面對仍在持續的大戰大考和高度不確定的外部環境,各中央企業、國資國企搶抓市場機遇,大力開源節流,經營業績呈現穩中向好、快中提質的局面。從上半年的情況看,在經營業績全面亮起來的同時,質量效益穩步提升。近日,國資委對“十四五”時期國資國企發展、改革、監管、黨建等工作進行了系統謀劃和具體部署,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
央企國企半年報亮點多
7月27日,財政部發布全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經濟運行情況顯示,上半年全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主要效益指標保持較快增速,國有經濟恢復態勢更加穩固。其中,營業總收入同比增長近三成,利潤總額增長超一倍。
統計顯示,1月至6月,國有企業營業總收入354143.1億元,同比增長27.7%,兩年平均增長9.6%。其中中央企業199311.2億元,同比增長25.4%,兩年平均增長8%;地方國有企業154831.9億元,同比增長30.7%,兩年平均增長11.8%。
在利潤方面,上半年國有企業利潤總額23883.1億元,同比增長1.1倍,兩年平均增長14.6%。其中中央企業15865.8億元,同比增長1倍,兩年平均增長14.2%;地方國有企業8017.3億元,同比增長1.5倍,兩年平均增長15.4%。
業內人士表示,利潤總額反映企業績效,國有企業利潤增長強勁,說明企業經營績效在上半年有較大提升。這是國企改革三年行動逐步見效,企業經營持續向好的體現。國企營業總收入和利潤總額快速增長,充分體現出國企運行質量持續提升,經濟效益明顯改善,經濟活躍度不斷提高。
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上半年中央企業扎實推動改革發展也取得新進展、新成效,主要經營指標、投入產出效率、經營管理效能等大幅提升,央企固定資產投資快速增長,一批重大工程項目密集投產運營,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扎實推進。
國資委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央企業經營業績全面“亮”起來,實現營業收入17.1萬億元、利潤總額1.31萬億元、凈利潤1.02萬億元,兩年平均增速分別達8.7%、17.9%、20.6%。疫情背景下,各央企加快打造提質增效升級版,上半年經濟效益明顯改善,發展韌勁持續顯現。
確保完成全年目標任務
亮眼成績單背后,改革創新是重要的動力源。中央企業深入推進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以改革謀出路、以改革促發展。據國資委秘書長、新聞發言人彭華崗介紹,今年以來,央企改革堅定駛向“深水區”、跑出“加速度”,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了新突破,不少體制機制難題得到破解,國有經濟布局結構不斷優化。
中國電科重組中國普天,正在打造信息通信產業“國家隊”;油氣管網資產重組收尾,“全國一張網”基本形成;中國中化正式掛牌,萬億級“化工航母”啟航。國有資本在重要行業領域的控制力、影響力進一步提升。
“下一步我們將堅持市場化原則,依法合規、積極穩妥指導央企做好重組工作。”彭華崗表示,要按照“成熟一戶、推進一戶”原則,穩步推進鋼鐵、輸配電裝備制造等行業央企重組整合,并在相關領域積極培育、適時組建新的中央企業集團;同時,將以業務做強做精為目標,以優勢企業為主體,大力推進專業化整合。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也要正視困難。業內人士指出,盡管當前支撐央企改革發展的積極因素增多,但同時也存在著疫情衍生影響復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不穩定、全球通脹預期強化等風險,央企改革還存在不平衡現象,一些重點難點仍需進一步攻關。國資央企如何乘勢而上,在“十四五”開局之年回答好改革、發展的“年度考題”?
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郝鵬強調:“要扎實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確保國資央企完成全年目標任務、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按照‘十四五’以及今年下半年重點任務的部署,央企要通過加快重組整合、清理退出“兩非”“兩資”等推動資源優化配置取得新成效。此外,大力推動重點行業減排降碳,嚴控高能耗、高排放和過剩產能項目投資。
郝鵬表示,下一步要抓堅決落實改革創新重點任務和相應激勵政策,完善創新激勵機制,全力以赴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抓緊抓實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確保年底前完成70%以上的目標任務。
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
近日,國資委對“十四五”時期國資國企發展、改革、監管、黨建等工作進行了系統謀劃和具體部署。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如何推進、怎樣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
國資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十四五”時期國資委將著力引導全國國資監管系統企業切實擔負起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這一重大責任,這是“十四五”時期國資國企工作的總目標;著力引導國資監管系統企業切實擔負起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重大任務,這是“十四五”期間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的標志性成果。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目的是更好發揮國有經濟戰略支撐作用。
“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加快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為此,國資委將大力推動國有資本更多投向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領域和關系國家經濟命脈、科技、國防等領域,大力發展實體經濟,使國有經濟在戰略安全、公共服務領域的主體作用更加突出,在戰略性前瞻性新興領域的發展動能更加強勁,在基本民生領域的有效供給更加充足,不斷提升國有資本配置效率和整體功能。
具體來說,在戰略安全方面,重點關注經濟安全風險預警、防控機制和能力建設,加大對重要行業領域的投入力度,為實現關鍵領域的安全可控發揮重大作用。在產業引領方面,要加大在關鍵核心技術領域和產業薄弱環節的攻關力度,在戰略性新興技術和產業前沿領域加快布局。在國計民生方面,要著力在關系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承擔起基礎性、保障性功能。在公共服務方面,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加大對生態環保、防災減災救災、公共應急物資保障等公共服務領域的有效供給。
“十四五”期間,國資委將推動中央企業切實擔負起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重大任務,推進中央企業高質量發展再上新臺階、科技自立自強展現新作為、布局結構調整邁出新步伐、國際化經營取得新進展、國資國企改革取得新成效、黨的領導黨的建設得到新加強,努力打造一批行業產業龍頭企業、一批科技創新領軍企業、一批“專精特新”冠軍企業、一批基礎保障骨干企業。(袁芳)
- 國企央企交出亮眼的“期中成績單” 主要經2021-08-12
- 深圳開首張駕駛電動自行車不佩戴安全頭盔的2021-08-12
- 天津發布8月小客車增量指標配置公告 配置2021-08-12
- 保險責任更匹配新能源車的風險點 電池電機2021-08-12
- 平安一站式汽車生態通過汽車之家等公司累計2021-08-12
- 5900輛純電動封閉貨車被召回 召回車輛總數2021-08-12
- 重慶兩江新區把創新作為“一號工程” 為區2021-08-12
- 多領域投資機會顯現 資金加碼硬核“成長”2021-08-12
- A股市場震蕩加劇 近三成基金處于虧損狀態2021-08-12
- 長春新區著力優化營商環境 市場活力不斷釋2021-08-12
- 生態立縣久久為功 產業“逐綠”勢頭漸好2021-08-12
- 港股逐步進入“布局期” 恒生指數早盤小幅2021-08-12
- 多地監管部門已出“窗口指導” 個貸利率2021-08-12
- 廣州詐騙刑事案件、電詐警情同比實現“雙下2021-08-12
- 智能服務是個好東西 尚無法充分滿足用戶個2021-08-12
- “奶茶不經查”是何原因?后廚的細節你知道2021-08-12
- 把改善民生放在絕對首位 給群眾帶來滿滿幸2021-08-12
- 深圳AED已使用99次 成功救治31人2021-08-12
- 看似做高薪兼職實則被帶上賊船成了不法分子2021-08-12
- 龍崗區戶籍在冊輪候人公共租賃住房選房家庭2021-08-12
- 不起眼的斑駁圍墻與電箱變身“網紅打卡點”2021-08-12
- 深圳的特產不是荔枝 是企業家!2021-08-12
- 進口消費正成為消費升級的重要表現2021-08-12
- 深圳首批11家綠色金融機構成功授牌2021-08-12
- 勵普教育收購雙拼域名lipu.com,做大做強的2021-08-12
- 勵普教育收購雙拼域名lipu.com,做大做強的2021-08-12
- 一起告別苦澀吧~!! 遇見爆汁檸檬茶,喝檸2021-08-12
- 智利三座銅礦同時發生罷工 銅化身為“瘋狂2021-08-12
- 新股的利潤應該讓更多投資者分享2021-08-12
- 科技巨頭踏上自研之路 谷歌進軍芯片行業2021-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