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監管談改革:以金融高水平開放服務新發展格局
- 人民網
- 2020-12-18 16:10:00
在新發展格局下,我國金融業將迎來怎樣的機遇與挑戰?未來金融業如何服務好新發展格局?
“要推動金融業系統化、制度化開放”“完善現代金融監管體系”,在近期舉辦的“2020中國金融學會學術年會”上,來自金融監管一行兩會一局的相關負責人一致認為,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是未來一段時間深化金融改革開放的根本遵循。未來,要進一步推進金融高水平開放,服務新發展格局;同時,也要適應并構建新發展格局下有效的金融監管體系。
以金融高水平開放服務新發展格局
“越開放的領域,越有競爭力,要以金融高水平開放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在發言時,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劉桂平表示,高水平開放能夠吸引更多國內外優質金融資源參與國內大循環,并為經濟主體參與國際循環提供高質量金融服務;此外,高水平開放也將提升金融系統的發展質量。
據統計,近年來“一行兩會”宣布了50多條開放舉措:銀行、證券、基金、人身險等領域外資持股比例限制已完全取消,外資股東資質要求不斷放寬;企業征信、評級、支付等領域給予外資國民待遇;資本市場互聯互通不斷深化……
2020年以來,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并沒有打亂中國金融市場的開放節奏:惠譽成為繼標普之后第二家進入中國市場的國際評級公司;高盛、摩根士丹利、瑞士信貸等外資金融機構已實現對其在華合資證券公司的控股;全球三大債券指數中,中國債券已先后納入彭博巴克萊和摩根大通指數……
圍繞未來金融業開放的重點方向,劉桂平說,“要推動金融業系統化、制度化開放,推進金融市場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穩慎推進人民幣國際化,促進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
“我國已經具備了大國經濟的重要特征,大國經濟的優勢是內部可循環,以國內大循環吸引全球需求和資源。”在國家外匯局副局長鄭薇看來,新發展格局下,要把握擴大內需這一戰略基點,充分發揮消費的基礎作用,推動外匯管理從服務貿易投資到支持消費和金融轉型,從服務第二產業到支持第三產業轉型,更好服務新發展格局。
圍繞構建與新發展格局相適應的外匯管理體制,鄭薇表示,要增加長期性、制度性的有效政策供給,滿足市場主體配置外匯資源的需要。一方面要穩妥有序推進資本項目開放,放寬直接投資領域外資準入,推動跨境融資交易和匯兌環節統一協調,提升金融市場國際化水平。另一方面要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外匯管理新體制,促進高水平貿易自由化便利化,實現高水平跨境投融資自由化便利化,建設開放多元、功能健全的市場。
作為現代經濟金融體系的樞紐,資本市場具有資源配置、資產定價、風險緩釋的功能。資本市場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高質量的上市公司是微觀基礎。
證監會副主席閻慶民認為,要重點把握產業的先進性、治理的有效性、監管的適應性,推動以高質量的上市公司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
針對增強產業先進性,閻慶民認為,從整體上提高我國上市公司質量,必須要圍繞國家產業政策導向,形成與新發展格局相匹配的上市公司產業結構。
“在擴大增量上,科創板要堅守‘硬科技’定位,創業板要服務‘三創四新’,從源頭上提高上市公司的產業先進性;在優化存量上,支持已上市公司淘汰低效供給,提高核心競爭力。”閻慶民說
構建新發展格局下的有效金融監管體系
金融業是經營風險、管理風險的行業,在新發展格局下,金融業和監管者共同面臨著新的形勢和任務。
劉桂平表示,要完善與全面開放相適應的風險防控體系,協同推進金融業開放、人民幣可自由使用與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建設更寬領域的金融安全網,夯實風險防控的體制機制基礎。
“要建立健全跨境資本流動‘宏觀審慎+微觀監管’兩位一體管理框架,加強行為監管,防范跨境資本流動系統性風險。” 劉桂平說,還要加強跨境監管和處置合作,防范跨境監管套利和風險傳遞,并廣泛應用高新技術,提升監管效率和風險防控的有效性。
針對外匯市場“兩位一體”管理框架,鄭薇說,在宏觀審慎方面要防止大規模跨境資本流動引發的系統性金融風險,在微觀監管方面維護外匯市場競爭秩序和消費者合法權益。通過協調宏觀逆周期和微觀跨周期的關系,微觀保市場健康有序,宏觀保資本流動平衡。
“逆周期調節跨境資本流動,目標就是促進國際收支平衡,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鄭薇說。
法人機構是金融業務的基本載體,也是金融風險的初始源頭,更是防范金融風險的第一責任人和第一道防線。銀保監會副主席曹宇表示,我國是以機構監管為主的監管運行體系,要強化金融機構資本監管、流動性監管和償付能力監管。
曹宇說,要實現風險全覆蓋監管,在機構監管的基礎上,更加注重功能監管與機構監管的有機結合,延伸監管鏈條,穿透識別風險本質。
“同時,還要大力推進協同監管,在金融委統一指揮下,強化監管部門與宏觀管理部門之間、金融部門與其他部門之間的工作協同。”曹宇說。
- 兩部門發布《意見》:要求各部采取針對性舉2022-01-24
- 鄧長昌:盡快對我省科技特派員制度進行系統2022-01-24
- 黃月珍:推進綜合改革打造臺灣同胞“第二生2022-01-24
- 李家榮:優化創新生態掀起新一輪民營經濟發2022-01-24
- 黃玲:全方位構建幸福養老服務體系在創造高2022-01-24
- 李金算:加快構建政府公共數據服務體系打造2022-01-24
- 住建部在全國推進住房公積金“跨省通辦” 2022-01-24
- 數據顯示:2021年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269萬人2022-01-24
- 云南安寧打破農民職業發展“天花板” 開展2022-01-24
- 2021年遼寧省糧食生產形勢喜人 糧食總產量2022-01-24
- 春節期間遼寧對道路交通安全形勢進行分析研2022-01-24
- 遼寧海城市確保全年簽約億元以上項目超過652022-01-24
- 遼寧盤錦公布12件民生實事 推進高質量發展2022-01-24
- “有夢 有為”周末青年志愿行動在李滄舉行2022-01-24
- 聽·見 | 動畫師變身面塑傳承人,這個802022-01-24
- 26名群眾代表青島占倆!高二學生成省政協旁2022-01-24
- 追蹤丨全民接力,傳來好消息!即墨失聯3天2022-01-23
- 立案查處!青島昌明置業有限公司森林公園項2022-01-23
- 半島驗房丨膠州億陽金都馨城毛坯房墻面銹點2022-01-23
- “樂動市南”!逛街時與藝術不期而遇,“浮2022-01-23
- 人間煙火氣!逛吃、選年貨、置辦新衣服……2022-01-23
- 浮山灣夜靜悄悄2022-01-23
- 民俗大拜年,非遺專家亮絕活!2022年山東省2022-01-23
- 風雨無阻!嶗山區實驗學校小學部的足球隊員2022-01-23
- 市北區探索服務賦能新路徑 營造企業發展好2022-01-23
- 市北區聚焦中醫藥長遠建設,產生“雙驅動”2022-01-23
- 福建省一批民生項目建設取得顯著成效2022-01-23
- 福建省十三屆人大六次會議在福州開幕2022-01-23
- 去年福建全省地區生產總值48810億 今年預2022-01-23
- 福建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情況2022-01-23